第79章 被杨兼养歪-《朕佛系养儿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儿子喜欢食就太好了,如此一来,红枣补血,就算没有受伤,平日里吃几颗红枣也是好的。

    杨兼笑眯眯的说:“儿子别食撑了,还有红枣银耳羹呢。”

    银耳羹也熬煮的差不多了,杨兼将给银耳羹从火上端下来,倒在小碗里,如果是炎炎夏日,用冰块一镇,凉丝丝的别提多美味儿了,解渴又消暑,不过如今是冬日,是绝对食不了冰凉的银耳羹的,不过银耳羹冷热都可,而且都十足美味,趁热喝也不错。

    杨兼把小匕递给杨广,说:“再尝尝红枣银耳羹。”

    杨广奇怪的打量着银耳羹,银耳这东西,他虽然见过,但是从来没有人入菜,更别说做成甜品了,看起来古怪得很。

    不过杨广还是用小匕舀着,稍微尝了一口,汤水甜滋滋的,带着一股子枣子的香甜,不止如此,还有说不出来的香气,那必然就是银耳的味道了,糖水微微胶质,入口滑腻,有一种滑不留口的感觉,口感如此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杨广先饮了一口甜汤,觉得没有踩雷,便试着吃了一口银耳。银耳的胶质已经完全熬煮出来了,那滋味儿香甜的很,起初杨广还觉得不太能接受,但这么一尝,便觉得银耳的味道也不错,香甜可口,当做小零嘴最是不错。

    杨兼是不能食甜食的,看着儿子吃了小十颗红枣糯米心太软,又喝了一大碗红枣银耳羹,只觉得比自己吃起来还要满足。

    杨兼做好了小零食,打算明日用来招待河间王萧岑。第二日到了摆宴的时候,何泉只端上来小小的、小小的一只承槃。

    小承槃里摆放着红枣糯米心太软,差点摆出花儿来,还有摆盘呢,而且充分运用了“留白”的艺术,简而言之,就是红枣糯米太少了,一只小承槃摆不满。

    杨兼好生奇怪,低头看着迷你的小承槃,说:“为何拿这么小的承槃,换只大的来,把红枣糯米摆满。还有,朕昨日做的红枣银耳羹呢?也端出来。”

    今日并非正经的燕饮,只是一些小食和酒水,只摆这么点红枣糯米,看起来太寒酸了。

    中官何泉难得有些支吾,他平日里做事都是干脆利索的,哪里如今日这般慢吞吞?

    何泉迟疑的说:“天子,膳房的红枣糯米……只有这些了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这些了?”杨兼吃了一惊,说:“朕昨日里,不是做了许多?”

    何泉稍微看了一眼小太子杨广,迟疑的说:“回禀天子,全都被……被太子享用了。”

    杨兼震惊极了,儿子昨日一口气吃了小十颗,还以为他吃饱了不吃了,哪知道在不为人知之时,竟然又吃了这么多,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颗枣子,杨兼粗略的数了数,六颗!只剩下六颗了!

    儿子的胃还好么?

    杨兼撇头去看杨广,杨广则是小大人儿似的坐在案几边,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,插着手说:“是父皇让儿子多食补血的。”

    杨兼:“……”

    杨兼有一种不好的预感,说:“那红枣银耳羹呢……”

    何泉硬着头皮说:“回天子,锅里只剩下枣核了。”

    杨兼:“……”

    杨广仍然插着小肉胳膊,抱臂坐在案几边,冷冷淡淡的说:“银耳羹是好食的,但是枣核十足饶人,父皇下次若是再做银耳羹,还是把枣核剃了罢。”

    杨兼:“……”听起来是父父和枣核的不对了?

    杨兼揉着额角,说:“去膳房再拿些小点心和酒水来,这样太寒酸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……”何泉赶紧小跑着去取点心,摆满了案几。

    刚刚摆好案几,河间王萧岑便来赴宴了,拱手说:“外臣拜见天子。”

    杨兼笑的很是亲和,说:“说甚么外臣不外臣的,来,快坐下来。”

    何泉很有眼力见的给河间王满上酒水,杨兼举杯说:“听说河间王与我儿有缘,我儿木讷的很,不愿意与人多说话,难得见到一个体己之人,来,朕敬河间王。”

    “不敢当不敢当!”萧岑听到杨兼的话,还以为杨兼真的赏识了自己,笑着客套:“怎么敢让天子敬酒呢?小人敬天子才对,天子,请幸酒。”

    杨兼只是轻轻抿了一口酒水,他的酒量虽然比两个弟弟好,但也不好多饮,免得误事儿。

    河间王萧岑却因着欢心,一杯全都饮尽,滴酒不剩,何泉又上前满上。

    杨兼轻轻放下羽觞耳杯,微笑着说:“河间王,这乃是朕亲手做的小食,也不知河间王平日里爱不爱食枣子。”

    “爱食!爱食!”河间王笑着说:“外臣平日里最爱食枣子了。”

    萧岑一方面是奉承杨兼,杨兼一个君主,亲手给自己做小食,这是多大的荣光?就算是不爱食,萧岑也要夸的天花乱坠才是,如此一来,杨兼欢心了,岂不是会更加看重自己?

    更别说其实萧岑这个人本就爱食枣子了。萧岑最喜欢的便是枣子,一看到案几上的枣子糯米,是以前自己没食过的新鲜花样儿,糯米雪白雪白,红枣艳丽,组合在一起犹如一片红墙高瓦上落下的皑皑白雪,说不出来的好看。

    杨兼微笑说:“当真是巧了,这可是朕专门为河间王做的,请用。”

    萧岑可不知道,专门给自己做的红枣糯米,险些被小太子杨广给吃“绝种”了!

    他受宠若惊,谢过之后,立刻伸手过去,想要捏起一颗糯米红枣,哪知道……

    唰!

    一个小影子突然闪过来,闪电一般抓走了本该是萧岑的糯米红枣。定要一看,可不就是小太子杨广么?

    杨广捏着糯米红枣,好像小仓鼠一样使劲磕,两三口将一大颗糯米红枣吃下肚,一脸幸福满满,意犹未尽的模样,光看杨广眯着眼睛的餍足小模样儿,便知道糯米红枣有多好吃。

    萧岑没在意,以为只是“意外”,随即又伸手过去,准备再次拿起一颗糯米红枣。

    唰——

    第二次,杨广抢在前面,把萧岑本想拿起的那颗糯米红枣抢走,两口塞进嘴里。

    萧岑的微笑稍微有些尴尬,第三次伸手过去。

    唰!

    不出意外,第一次如果是偶然,第二次如果是意外,第三次果然就是不出意外了,杨广再一次抢走了萧岑的糯米红枣。

    承槃中一共就六颗糯米红枣,杨广一口气食了三颗,小嘴巴鼓着,里面全都是没嚼完的糯米红枣,腮帮子鼓的也像小仓鼠一样。

    萧岑的面容僵硬住了,一点点凝固,一点点龟裂。

    杨兼在案几底下,稍微撞了一下杨广,示意他收敛一点,谁能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,竟然这么孩子气?

    杨兼提点了一下杨广,还以为他会收敛,哪知道杨广根本没有收敛,反而变本加厉,伸出小肉手来,“唰唰唰”把承槃中最后三颗枣子也给抓了过来,全都攥在小手掌中。

    一瞬间,杨兼见到萧岑的脸面震惊不已。

    杨广则是气定神闲,抱着枣子往嘴里塞,含糊的说:“孤与糊间王一见如故,糊间王不会连两颗枣子,也要与孤抢罢?”

    河间王萧岑的脸色更加难看了,看得出来,他的额角青筋在蹦,倘或不是杨兼就在面前,萧岑气的恨不能立刻掀桌。

    杨兼打圆场说:“让河间王看笑话了,我儿就是贪食了一些,”

    “这没、没甚么……”萧岑偏偏有求于杨兼,还不能发火,看着空空如也的承槃,深吸了一口气,挤出僵硬的微笑,说:“小太子天真烂漫,这是……这是好事儿啊。”

    杨广斜斜的挑唇一笑,故意一面食一面晃着杨兼的袖子撒娇,说:“好粗!好粗哦!好粗!父皇!”

    萧岑眼皮狂跳,怎么也没想到,其实这是杨广在趁机报复自己,只不过报复的方法,真的是“入乡随俗”,最多三岁半的娃儿想出来的法子,不能再多了。

    杨兼无奈极了,只好转移话题,说:“不知河间王有没有听说,昨日别宫的刺客竟然全都暴毙了,当真是岂有此理,竟然有人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行凶。”

    萧岑听了这件事情,并没有慌张,也没有做贼心虚的模样,反而四平八稳的,杨广和杨兼都是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萧岑,这么一看,萧岑果然不像是行凶之人。

    萧岑应和说:“是了,外臣也听说了,刺客如此为非作歹,在别宫行凶,还妄图截杀我大梁的公主,真真儿是岂有此理,必然是陈人所为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杨兼说:“河间王如何得知?”

    萧岑说:“外臣也是猜的,但是十有八九,绝对假不了。天子,您想想看,悯公主不过一个小娃儿,杀了她能有甚么人的好?到时候大隋和我们大梁闹僵了,还不是陈贼趁乱北上?因此外臣觉得,一定是陈人所为,这是陈人的诡计啊!”

    萧岑的眼眸微微一动,笑着说:“陈人如此可恶,令人愤毒!倘或天子能借外臣兵马,外臣愿意甘冒危险,为天子南下,讨伐陈贼!”

    好家伙,之前想要杨兼扶持他坐隋主,现在还想要从给杨兼手里讨要兵马,杨兼轻笑一声,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自己这个天子是冤大头呢。

    杨兼却没有明面儿上拒绝他,而是稳住萧岿,开始画大饼,说:“河间王不畏惧陈贼,果然是英雄!倘或有这个机会,朕还真想要启用河间王如此的人才呢。”

    河间王一听,有门儿,还要继续毛遂自荐,杨兼却转变了话题,说:“朕与河间王聊的如此投机,来来,咱们再饮一杯,这次朕一定要敬河间王。”

    萧岑还是嫩了一些,没看出杨兼是在转移话题,能被天子敬酒,登时飘飘然起来,两盏下肚,又是烈酒,慢慢有些上头,既然上了头,给他敬酒,河间王也就来者不拒了,不消半个时辰,很快醉得东倒西歪。

    河间王萧岑志得意满,醉醺醺的从杨兼的寝殿离开,被宫人扶着,步履蹒跚的往前走,回到自己下榻的宫殿附近,正好看到了安平王萧岩,也就是他的五兄。

    因着出了刺客的事情,安平王保护不力,被梁主萧岿叫过去狠狠的责骂了一番,这两日重新部署禁卫,忙碌得很,刚刚才从外面回来。

    萧岑见到萧岩,哈哈笑起来,东倒西歪的指着他的鼻子,说:“这……这不是办事不利的……的安平王吗!”

    萧岩吃惊的说:“老八,你饮醉了?这大白日的,怎么就饮成这样?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你管我?!”萧岑笑着挥手,甩开扶着自己的宫人,哈哈哈的笑,说:“我……大王我欢心白日饮醉,你管得……管得着么?”

    “哎!老八,当心!”萧岑甩开宫人,自己又站不稳,几乎跌在地上,萧岩大步走过来,扶了他一把,不过也被萧岑甩开。

    萧岑醉醺醺的说:“你们……都不配碰我!大王我就要……就要把你们统统……统统踩在脚底下了!哈、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萧岑离开,还在向自己的兄长炫耀,他哪里知道,他前脚才走,后脚杨兼和杨广已经算计起来。

    杨兼眯眼说:“父父倒是想到了一个一石二鸟的好法子。”

    杨广还剩下一颗红枣糯米没有食完,专门留下来,留到萧岑离开,这才慢慢的享用起来,眯着一双眼睛,慵懒的好像一只小猫咪。

    杨兼克制着想要撸猫的冲动,说:“萧岑用我儿的身份作为把柄,为免他狗急跳墙,玉石俱焚,实在不得不防,不如咱们便……栽赃陷害萧岑,把他扔到牢狱之中。”

    “咳——咳咳咳咳咳!”杨广正在吃最后一颗枣子,食的香甜,哪知道却听到父皇说“栽赃陷害”四个字,而且说的如此冠冕堂皇,如此顺理成章。

    杨广连忙饮了口水压压惊,肉嘟嘟的小脸蛋儿都给咳嗽红了,说:“栽赃?陷害?”

    杨兼点点头,满含正义凌然的微笑:“正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杨兼解释说:“放着萧岑在外面,始终是一根心头刺,不得不防,不如把他抓起来,关在牢狱之中,看他还怎么开口。”

    杨广不得不说,这真是个好法子。

    “不过,”杨广追问说:“如何栽赃?如何一石二鸟?”

    杨兼幽幽一笑:“儿子你别忘了,萧岑是最后一个见到刺客之人,任是谁都会觉得萧岑有嫌疑,不如我们便将这层嫌疑做大。刺客遭到灭口的事情,怕是别宫里里外外都听说了,那个真正的行凶之人肯定也听说了,不防透露出去一个消息,就说其实还有一个刺客,没有被灭口,只是受了重伤,朕已经令人快马加鞭,去长安皇宫接神医徐之才前来抢救刺客。”

    徐之才乃是徐敏齐的伯伯,原本效力于北齐的朝廷,而如今北周和北齐全都被大隋取代,徐敏齐和徐之才又本就是汉人,自然效力于大隋。

    谁不知道,当代医师之中,以徐之才为最,可谓是神仙在世,可以活死人肉白骨,说他妙手回春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徐之才出马,岂有救不活的人?

    杨兼又说:“最后一个刺客被徐之才救活,开口指认了梁人河间王萧岑,如此一来,萧岑又是最后一个见到刺客的人,抓他下狱,也是名正言顺之事。”

    杨广恍然,这个法子,可谓是简单又粗暴了,而且杨兼说一石二鸟,杨广是个聪明人,瞬间明白了甚么是一石二鸟。

    萧岑是被冤枉的,指使刺客的人,自然另有其人,而这个人如果听说刺客还活着,必然十足心急,绝对会再次出手,灭口刺客,这便是第二只鸟——引蛇出洞。

    杨广说:“只不过……这徐之才年纪大了,恐怕……”

    杨兼幽幽一笑,说:“无妨,左右没几个人见过徐之才,让人乔装改扮也是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色浓郁,冬风席卷着残破的落叶,不停的向半空席卷肆虐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